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5 个浃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hàn liú jiā bèi汗流浃背 | 浃:湿透。汗水流得湿透背衣。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。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,自后不敢复朝请。” |
hàn liú jiā fū汗流浃肤 | 见“汗流浃体”。 | 宋·洪迈《夷坚乙志·青童神君》:“[深父]梦若至诸天阁下……有人挤之,坠潭中,蹶然而寤,汗流浃肤。” |
jiā bèi hàn liú浃背汗流 | 同“汗流浃背”,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。 | 郭沫若《文艺论集 论诗三札》:“当其方成的时候,总觉得满腔高兴,及到过了两日,自家反复读读看时,又不禁浃背汗流了。” |
lún jiā jī suǐ沦浃肌髓 | 见“沦肌浃髓”。 |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一卷:“三百余年豢养深恩,沦浃肌髓。” |
lún jī jiā suǐ沦肌浃髓 | 沦:深入;浃:通彻。透入肌肉和骨髓。比喻感受深刻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