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誓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3 个誓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shì tiān zhǐ rì誓天指日对着天、日发誓。明·方孝孺《正俗》:“而其臣抱君之遗孤,奔走海岛,誓天指日,拥立为帝。”
zhǐ tiān wéi shì指天为誓见“指天誓日”。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真若可信。”
méng shān shì hǎi盟山誓海对着山海盟誓,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。元 王实甫《四块玉》:“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,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。”
hǎi shì shān méng海誓山盟指着山、海发誓;订立盟约。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。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。誓:誓言;盟:盟约。也作“山盟海誓”。宋 辛弃疾《南乡子 赠妓》词:“别泪没些些,海誓山盟总是赊。”
zhǐ tiān shì xīn指天誓心指着天,对心起誓。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。唐·张说《为郭振让官表》:“臣与一二贞士,指天誓心,枝梧群邪,捍城王室……艰危备尝,几不免祸。”
xuē dāo shì sǐ靴刀誓死指战死沙场的决心。《旧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及是击贼,常纳短刀于靴中,有决死之志,城上面西拜舞,三军感动。”
zhé jiàn wéi shì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。宋·岳珂《桯史·二将失律》:“虏既得俊迈,折箭为誓,启门以出二将。”
shì sǐ bù yú誓死不渝立誓至死不变。唐·柳宗元《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》:“阵力之志,誓死不渝。”
shì bù bà xiū誓不罢休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。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二章:“田文镜下了决心,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。”
shì sǐ bù èr誓死不二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
xìn shì dàn dàn信誓旦旦誓言说的诚恳可信。信誓:表示真诚的誓言;旦旦:明白确实的样子。《诗经 卫风 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宴,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”
shì sǐ bù cóng誓死不从从:服从。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。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7回:“宜之子誓死不从,而衣裳远避也。”
zhǐ tiān shì rì指天誓日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