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7 个鄙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bǐ lìn fù méng鄙吝复萌 | 鄙吝:庸俗;萌:发生。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黄宪传》:“时月之间,不见黄生,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。” |
yì wén bǐ shì异文鄙事 | 奇字僻典和庸俗浅陋之事。 | |
bēi bǐ zhī yīn北鄙之音 | 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亦作“北鄙之声”。 | 《史记 乐书》:“纣为朝歌北鄙之音,身死国亡……夫朝歌者不时也,北者败也,鄙者陋也,纣乐好之,与万国殊心,诸侯不附,百姓不亲,天下畔之,枚身死国亡。” |
bēi bǐ wú chǐ卑鄙无耻 | 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无廉耻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无耻。” |
bǐ yí bù xiè鄙夷不屑 | 鄙夷:轻视,看不起;不屑:认为不值得。轻视,看不起。 | 叶圣陶《倪焕之》九:“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。” |
guì yuǎn bǐ jìn贵远鄙近 | 见“贵远贱近”。 |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香山居士》引宋·蔡宽夫《诗话》:“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,平语之辞曰些,一经屈宋采用,后世遂为佳句,但世俗常情,不能无贵远鄙近耳。” |
bēi bǐ wò chuò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 明 唐顺之《答俞教谕》:“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,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,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