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5 个泻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yín hé dào xiè银河倒泻 | 泻:水从高处往下直流。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。形容雨下得极大,象泻下来的一样。 | 唐·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:“金阙前开二峰长,银河倒挂三石梁。” |
yī xiè wāng yáng一泻汪洋 | 形容水流迅速,水势浩大。 |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:“一泻汪洋。” |
dǎo xiá xiè hé倒峡泻河 | 比喻文笔酣畅,气势磅礴。 | 《平山冷燕》第九回:“只那一枝笔,拈在手中,便如龙飞凤舞,落在纸上,便如倒峡泻河,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。” |
xuán hé xiè shuǐ悬河泻水 | 悬河:瀑布;泻水:水很快地往下流。河水直往下泻。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 | 《晋书 郭象传》:“听象语,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 |
yī xiè qiān lǐ一泻千里 | 江河奔流直下;迅达千里。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、流畅。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。 | 宋 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