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威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33 个威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lóng wēi hǔ zhèn龙威虎震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,灵活舒展。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梁鹄书,如龙威虎震,剑拔弩张。”
wēi fèng xiáng lín威凤祥麟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《宋书 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风。”《宋史 乐志一》:“九年,岚州献祥麟。”
zhǎng tā rén ruì qì,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锐气,灭自己威风长:助长。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0回:“吾何畏彼哉,公等休长他人锐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ēn wēi bìng jì恩威并济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56回:“以为恩威并济,内外兼筹,布置得七平八稳,可以任我欲为了。”
wēi zūn mìng jiàn威尊命贱威:威力。法令尊严、生命贱微,指军令如山倒,宁可牺牲生命,不得抗令。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》:“法重心骇,威尊命贱。”
ēn wēi bìng xíng恩威并行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,恩威并行。”
wēi fēng lǐn lǐn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;气势逼人。威风: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;凛凛:可敬畏的样子。元 费唐臣《贬黄州》:“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,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。”
wēi ér bù měng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”
wēi fēng sǎo dì威风扫地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。赵树理《三里湾》:“要是完全听他的,以前的威风扫地,以后就再不得为王。”
wēi wàng sù zhù威望素著威望:威信,声望;素:一向;著:明显。一向很有威望。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泽威望素著,既至,首捕诛舍贼者数人。下令曰:‘为盗者赃无轻重,并从军法。’由是盗贼屏息,民赖以安。”
yóu xíng shì wēi游行示威广大群众为了庆祝、纪念、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。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在这些口号下煽动一部分人游行示威,蓄谋让外国人把他们的言论行动拿到世界上去广为宣传。”
wēi wǔ bù qū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;表示坚贞顽强。威武:权势;武力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yáng wēi yào wǔ扬威曜武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《魏书·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》:“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,驱其畜产,收其部落。”
zhǎng tā rén zhì qì,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众怪上前道:‘大王,怎么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?\'”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你两个闭了鸟嘴!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bìng wēi ǒu shì并威偶势指聚集声威势力。《三国志 魏志 袁绍传》:“谓为将军心合意同,混齐一体,必当并威偶势,御寇宁家。”
shè wēi shàn shì社威擅势倚仗权势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将相摄威擅势,私门成党,而公道不行。”
hú jiǎ hǔ wēi狐假虎威假:假借;凭借。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。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。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一》:“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,兽见之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
lǐn lǐn wēi fēng凛凛威风凛凛:可敬畏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8回:“有一个守旗壮士,冠簪鱼尾,甲皱龙鳞,身长一丈,凛凛威风,便是险道神郁保四。”
guān bù wēi,zhǎo yá wēi官不威,爪牙威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少不得官不威,爪牙威,做都管,做大叔,走头贴,打驿吏,欺估客,诈乡民,总是这一干人丁。”
cǎo mù zhī wēi草木知威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《新唐书 张万福传》:“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。”
yáng wēi yào wǔ扬威耀武见“扬威曜武”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扬威耀武显神通,走石飞沙弄本事。”
wēi wǔ bù néng qū,pín jiàn bù néng yí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威武:武力;贱:地位低。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,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。鲁迅《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:“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,确有许多‘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’的必说真话的人们。”
fù guì bù yín,wēi wǔ bù qū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清·方亨咸《邵村杂记·武风子传》:“其有道者欤?不然,何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
wēi fēng bā miàn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,声势慑人。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:“鄙人面奉御旨,办理‘七七’周年纪念——有人早就这样替我宣传出去了——应该是威风八面的事。”
wēi zhèn tiān xià威震天下威:威势或威望。震:震动。威势或威望震动天下。亦作“威振天下”。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蒙恬却胡千里,非无功也,威震天下,非不强也。”
wēi wǔ bù néng qū威武不能屈威武:武力。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。形容不畏强暴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jié wēi fǎn wén节威反文节:节制;威:威力,威风;反:同“返”,归还。节抑威强,复用文理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强国》:“节威反文。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。”
xiáng lín wēi fèng祥麟威凤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《宋史·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凤。”
xià mǎ wēi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,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,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,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。”
ēn wēi bìng yòng恩威并用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,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。《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,恩威并行。”
ēn wēi bìng zhòng恩威并重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鲂在郡十三年卒,赏善罚恶,恩威并行。”
yào wǔ yáng wēi耀武扬威耀:炫耀;夸耀;武:武力;扬威:显示威风。炫耀武力;显示威风;也作“扬威耀武”。元 郑光祖《老君堂》第二折:“俺这唐兵人强马壮,耀武扬威,真个是将勇兵骁也。”
wèi wēi huái dé畏威怀德怀:思念。畏惧声威,感念德惠。《国语 晋语八》:“民畏其威,而怀其德,莫能勿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