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1 个岭的成语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cóng shān jùn lǐng丛山峻岭 | 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。 | 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》:“煤矿的空中索道,越过了丛山峻岭。” |
zhǐ shān mài lǐng指山卖岭 | 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。 | |
dēng shān bù lǐng登山踄岭 | 踄:同“步”,蹈,走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我那顽徒,俱是山野庸才,只会挑包背马,转涧寻波,带领贫僧登山踄岭。” |
huāng shān yě lǐng荒山野岭 | 指荒凉无人烟的山野。 | 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80回:“往前一看,都是荒山野岭,不见有人行路,连一株树木也没有。” |
bā shān dù lǐng巴山度岭 | 指爬山越岭。 | 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六回:“只见解珍、解宝便道:‘我兄弟两个,原是猎户出身,巴山度岭得惯。’” |
dēng shān mò lǐng登山蓦岭 | 蓦:超越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。 | 明·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三折:“今日亲将头领差,登山蓦岭践尘埃。” |
zhòng shān fù lǐng重山复岭 | 谓山峦重迭层接。 | 明·何景明《进舟赋》序:“予使于滇,行将万里,所越皆重山复岭,以舆以马,颠顿驰跋,而不任其劳。” |
fān shān yuè lǐng翻山越岭 | 越:过;岭: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。翻过很多山头;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。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。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他的腿脚好,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,翻山越岭,跟年轻人一样。” |
héng fēng cè lǐng横峰侧岭 | 形容山势纵横交错,起伏重叠。 | 宋·苏轼《题西林壁》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 |
gāo shān jùn lǐng高山峻岭 | 峻:山高而陡。又高又险的山岭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六回:“众人打一看时,四面尽是高山,左右是悬崖峭壁,只见高山峻岭,无路可登。” |
chóng shān jùn lǐng崇山峻岭 | 崇:高;峻:山高而陡。高大陡险的山岭。也作“高山峻岭”。 | 晋 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