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仰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9 个仰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yǎng wū zhù shū仰屋著书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yǔ shì yǎn yǎng与世偃仰偃仰:俯仰。指没有一定的主张,随大流。《荀子 非相》:“与时迁徙,与世偃仰。”
yǔ shì fǔ yǎng与世俯仰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《宋史 文苑传六 米芾》:“[米芾]又不能与世俯仰,故从仕数困。”
liù mǎ yǎng mò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,连马都抬起头倾听,不吃饲料。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,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。”
yǎng wū zhī qín仰屋之勤仰:脸向上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元·马端临《文献通考·序》:“后之君子,傥能芟削繁芜,增广阙略,矜其仰屋之勤,而俾免于覆车之祸。”
hòu yǎng qián hé后仰前合仰:仰面朝天;合:弯身俯地。身体前后晃动,不能自持。形容大笑的样子。
yǎng rén bí xī仰人鼻息仰:依赖;鼻息:呼吸。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。比喻靠人家而生存;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;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乳,立可饿杀。”
qián yǎng hòu hé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。多指大笑、酒醉、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。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东倒西歪,后合前仰,离席上,这酒兴颠狂。”
lín jí yǎng liú鳞集仰流如鱼群迎向上流。喻人心归向。
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,fǔ shēn sǎn mǎ tí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接:迎面射;猱:猿类;马蹄:一种箭靶的名称。扬起手射中飞猿,俯下身射破箭靶。形容技艺高超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狡捷过猿猴,勇剽若豹螭。”
mǎ yǎng rén fān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6回:“到底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,更不成个体统。”
yǎng miàn cháo tiān仰面朝天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。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四十九回:“江樊往后退了几步,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。”
gāo shān yǎng zhī高山仰之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《管子 九守》:“高山仰之,不可极也。”《鬼谷子 符言》:“高山仰之可极,深渊度之可测,神明之德术正静,其莫之极。”
chén fú fǔ yǎng沉浮俯仰形容人、事物、时势的盛衰。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与道貌沉浮俯仰。” 高诱注:“沉浮犹盛衰。”
yǎng ér fù shī仰而赋诗仰头歌唱作诗。
yǎng shǒu shēn méi仰首伸眉仰首:仰起头来;伸眉:舒展眉头。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。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乃欲仰首伸眉,论列是非。”
rén yǎng mǎ fān人仰马翻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。形容被打得惨败。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;不可收拾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赵家一门大小,日夜忙碌,早已弄得筋疲力尽,人仰马翻。”
gāo shān yǎng zhǐ,jǐng xíng xíng zhǐ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gāo shān yǎng zhǐ高山仰止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