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马放牛的成语故事
拼音guī mǎ fàng niú
基本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
出处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归马放牛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归马放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命归西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不留神?好,噗哧一下儿,我不就一命归西了吗!” |
一花独放 | 姚荣铨《无边秋色入画图》:“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,只有一个画种,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,只有一花独放了。” |
一马平川 | 宋 苏轼《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》:“势若骏马奔平川。” |
一马当先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6回:“即便勒兵列阵,一马当先,雷震等将簇拥左右。” |
万马奔腾 |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 |
万马皆喑 | 宋·苏轼《三马图赞》序:“时西域贡马……振鬣长鸣,万马皆喑。” |
三台五马 |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22首:“足下三台五马,宦马之后,丞宜百首同归,早践结邻之约。” |
下马冯妇 | 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晋人有冯妇者,善搏虎,卒为善士;则之野,有众逐虎,虎负禺,莫之敢撄;望见冯妇,趋而迎之,冯妇攘臂下车,众皆悦之,其为士者笑之。” |
下马威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,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,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。” |
下马看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|
不如归去 | 宋 梅尧臣《杜鹃》诗:“蜀帝何年魄,千春化杜鹃;不如归去语,亦自古来传。” |
东风射马耳 | 唐 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 |
丹书白马 | 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申以丹书之信,重以白马之盟。”颜师古注:“白马之盟,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。” |
久假不归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?” |
之子于归 | 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 |
乌白马角 | 南朝 宋 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辞》:“思君厚德委入山,洁诚洗志期暮年,乌白马角宁足言。” |
乐而忘归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西巡狩,乐而忘归。” |
九九归一 | 秦兆阳《回答》:“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,虽说有点霸道,九九归一,也是生活逼的。” |
九九归原 |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34回:“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,九九归原,终究是为仔耐,也算一桩罪过事体。” |
九牛一毛 |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 |
九牛一毫 | 陈毅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 |
九牛二虎之力 | 元 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兄弟,你不知他靴尖点地,有九牛二虎之力,休要放他小歇。” |
九牛拉不转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旁人只说是慢慢的劝着就劝转来了,那知他早打了个九牛拉不转的主意,一言抄百总,任是谁说,算是去定了。” |
乞儿马医 | 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自此之后,范氏门徒,路遇乞儿马医,弗敢辱也。” |
买牛息戈 | 明·何景明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太守下牛,买牛息戈。” |
争猫丢牛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70回:“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。” |
云车风马 | 晋·傅玄《吴梦歌》:“云为车兮风为马。” |
五马六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