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合双全的成语故事
拼音hé hé shuāng quán
基本解释和:和谐。祝贺新婚夫妇终生和谐,白头偕老
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,给他带上,圈口大小,恰如合式,说:‘和合双全的罢!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和合双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和合双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匡九合 | 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臣始仕从戎,爰承指顾,禀三令五申之戒,预一匡九合之谋。” |
一双两好 | 明 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三折:“只要得女貌郎才,不枉了一双两好。” |
一应俱全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那案子上调和作料,一应俱全。” |
一拍即合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古人云,君子之交,定而后求;小人之交,一拍即合。” |
一矢双穿 | 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楔子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,怕什么代越庖俎,还他个一矢双穿。”按,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,一举两得。 |
一箭双雕 | 《北史 长孙晟传》:“尝有二雕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晟,请射取之。晟驰往,遇雕相攫,遂一发双贯焉。” |
一迎一合 | 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,一迎一合。” |
万全之策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》:“故为将军计者,不若举州以附曹公,曹公必将重德将军;长享福祚,垂之后嗣,此万全之策也。” |
丈二和尚 |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二章:“敌人又丈二和尚,摸不着头脑了。”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毛泽东《组织起来》:“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,这就是说,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。” |
三杯和万事 | 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三折:“可不道‘三杯和万事,一醉解千愁。’” |
不合实际 |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凡是主观主义的,不合实际的,都是错误的。” |
不合时宜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哀帝纪》:“朕过听贺良等言,冀为海内获福,卒亡嘉应。皆违经背古,不合时宜。” |
不谋而合 | 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二卷:“二人之言,不谋而合。” |
两全其美 | 元 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司徒,你若肯与了我呵,堪可两全其美也。” |
严丝合缝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外省的地平,又多是用木板铺的,上面严丝合缝盖上,轻易看不出来。” |
中西合璧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……这边底下是主位;密司忒萨坐在右首,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。” |
举世无双 | 清 钱牧斋《钱牧斋尺牍 答定海县张绍谦》:“治行比憺惟之卓鲁,举世无双。” |
乌合之众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 |
九合一匡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为五恒伯长。” |
云交雨合 | 唐·李益《古别离》诗:“江回汉转两不见,云交雨合知何年。” |
云合景从 | 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 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 |
云合雾集 | 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:“蒯通曰:‘……天下之士云合雾集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南朝·宋·顾野王《虎丘山序》:“故总辔齐镳,竞雕虫于山水;云合雾集,争歌颂于林泉。” |
五合六聚 | 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,王之威亦单矣。” |
五味俱全 | 《礼记 礼运》:“五味六和,十二食,还相为质也。” |
以偏概全 | 吴家国《普通逻辑》:“只有分析地阅读,才能学得深透,不致囫囵吞枣,一知半解;只有综合地阅读,才能学得完整系统,不致断章取义,以偏概全。” |
信口开合 | 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你休只管信口开合,絮絮聒聒。” |
倡而不和 | 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倡而不和,意而不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