嚼铁咀金的成语故事
拼音jiáo tiě jǔ jīn
基本解释说话斩截。
出处
暂未找到成语嚼铁咀金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嚼铁咀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一寸光阴一寸金 | 唐 王贞白《白鹿洞》:“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” |
一掷千金 | 唐 吴象之《少年行》:“一掷千金浑是胆,家无四壁不知贫。” |
一笑千金 | 汉·崔骃《七依》:“回顾百万,一笑千金。” |
一诺千金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 |
一顾千金 | 三国·魏·曹植《失題(有美一人)》诗:“一顾千金重,何必珠玉钱?” |
一饭千金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漂母漂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,竟漂数十日。又:“信至国,如所从食漂母,赐千金。” |
不看佛面看金面 | 王统照《银龙集·站长》:“我如果是个连长,或是个把书记官,不看佛面看金面,还有这场事?” |
中河失舟,一壶千金 | 《遏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,贵贱无常,时使物然。” |
丹书铁券 | 《后汉书 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 |
丹书铁契 | 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又与功臣剖符作誓,丹书铁契,金匮石室,藏之宗庙。” |
乘热打铁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;于是,他决定乘热打铁,把话都说净。”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积羽沉舟,群轻折轴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 |
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一卷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。” |
击鼓鸣金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三回:“张辽可使击鼓鸣金,许褚可使牧羊放马。” |
削铁如泥 | 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》:“纯钢打就,久炼成之;斩人无血,削铁如泥。” |
十二道金牌 |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十二金牌 |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十二金钗 | 南朝·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 |
千金一掷 | 唐 李白《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》诗:“莫惜连船沽美酒,千金一掷买春芳。” |
千金一诺 | 《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 |
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 |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炀帝》:“乃举国家之事,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,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,岂非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哉?” |
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,有罅故也。”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语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台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际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 |
千金买笑 | 南朝宋·鲍照《代白纻曲》:“齐讴秦吹卢女弦,千金雇笑买芳年。” |
千金买骨 |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2回:“晚生下士,蒙老先生怜才心切,欲自愧怍,故得冒充名流,作千金买骨。” |
千金小姐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他在本县,本县为媒,要将水侍郎老爷的千金小姐,嫁他为妻,他因未得父命,不肯应承,反抵死走了。” |
南山铁案 | 典出《新唐书 李元纮传》:“元纮早修谨,仕为雍州司户参军。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,百司顺望风指,尝与民竞碾硙,元纮还之民。长史窦怀贞大惊,趣改之,元纮大署判后曰:‘南山可移,判不可摇也。’”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宋 祝穆《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》: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