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拱揖指麾拱揖指麾的故事

拱揖指麾的成语故事


拼音gǒng yī zhǐ huī

基本解释同“拱挹指麾”。

出处


暂未找到成语拱揖指麾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拱揖指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弹指顷《翻译名义集 时分》:“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不吝指教毛泽东《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》:“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,是否有当,希望读者不吝指教。”
了如指掌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
了若指掌《宋史 道学传序》:“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命于天而性于人者,了若指掌。”
交臂历指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则是罪人交臂历指,而虎豹在于囊槛,亦可以为得矣。”
令人发指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以指挠沸先秦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挠沸。”
以指测河《荀子·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,以《诗》、《书》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
众星拱北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为致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伸手不见五指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只听得一阵风过处,天昏地黑,鬼哭神嚎,眼前伸手不见五指,一时晕倒了。”
使臂使指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若此,则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先意承指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先意承指者,佞谄之徒也。”
凿空指鹿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耶?指鹿为马。’”
匹马一麾元·脱脱《辽史》卷五十八:“辽太祖匹马一麾,斥地万里,经营四方,末尝宁居,所至乐从,用此道也。”
十指有长短唐·刘商《拟胡笳十八拍》:“手中十指有长短,截之痛惜皆相似。”
十指连心明 汤显祖《南柯记 情尽》:“哎也!焚烧十指连心痛,图得三生见面圆。”
千人所指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嘉传》:“里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’臣常为之寒心。”
千夫所指清 章炳麟《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》:“千夫所指,其倾覆可立而期。”
千夫所指,无疾将死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:“迨于身无襦,妇无袴,千夫所指,无疾将死,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。”
发上指冠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闻之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发指眦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
发纵指使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四一:“几十年前,发纵指使略夺东亚满洲的参谋本部——彼得之城,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。”
发综指示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发踪指示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口讲指画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,为文词者,悉有法度可观。”
啖指咬舌
垂拱而治《尚书·武成》:“谆信明义,崇德报功,垂拱而天下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