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溯流徂源溯流徂源的故事

溯流徂源的成语故事


拼音sù liú cú yuán

基本解释同“溯流穷源”。

出处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道学》:“其能发明先贤旨意,溯流徂源,论著讲介卓然自为一家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溯流徂源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溯流徂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代风流唐 杜甫《哭李常侍铎》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,斯人不重见,将老失知音。”
万壑争流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顾长康从会稽还,人问山川之美,顾云:‘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’”
不同流俗《礼记 射义》:“不从流俗。
不塞下流,不止不行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”
世外桃源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且喜已到松凤阁,这是俺的世外桃源。”
中流一壶《鹖冠子 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。”
中流一壸语出《鹖冠子·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壸千金。”壶,指瓠类,系之可以不沉。
中流击枻明·何大复《滹沱河上》诗:“未识临河意,中流击枻归。”
中流砥柱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九流十家汉 刘安《七略 诸子略》中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,即:儒、道、阴阳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、小说十家,除掉小说家,就称为九流。
从善如流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八年》:“君子曰:‘从善如流,宜哉!’”
从谏如流汉 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见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从谏如顺流,趣时如响起。”
付东流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二折:“往常个侍衾裯,都做了付东流。”
付诸东流清 梁启超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:“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,遂付诸东流。”
伏尸流血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,故圣王重行之。”
似水流年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,是答儿闲寻遍,在幽闺自怜。”
依流平进《南史·王骞传》:“吾家本素族,自可依流平进,不须苟求也。”
倒背如流郭沫若《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》:“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。”
决断如流《周书 斐汉传》:“汉善尺牍,尤便簿领,理识明赡,决断如流。”
分风劈流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42回:“燕公真爽快,真是分风劈流的话,我们就算决定了。”
叩源推委明·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第六卷:“徐昌毂虽不得叩源推委,而风调高秀,十不能得五。”
同流合污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
同源共流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六合之内,莫不同源共流,沐浴玄德,禀仰大龢。”
同源异派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填词非末技,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。”
名士风流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方术传论》:“汉世之所谓名士者,其风流可知矣。”
坎止流行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张晏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
士绅名流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特别对于中间分子士绅名流,尤为重要,过去我们同志对进步分子都团结不好,对他们更差了。”
大步流星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六:“他在爬犁的近边,大步流星地走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