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朱颜绿鬓朱颜绿鬓的故事

朱颜绿鬓的成语故事


拼音zhū yán lǜ bìn

基本解释朱:红色。形容青春年少。

出处宋·辛弃疾《洞仙歌·寿叶丞相》:“见朱颜绿鬓 ,玉带金鱼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朱颜绿鬓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朱颜绿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两鬓如霜宋 刘辰翁《西江月 新秋写兴》词:“不觉新凉似火,相思两鬓如霜。”
五颜六色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4回:“惟各人所登之云,五颜六色,其形不一。”
以紫乱朱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,恶郑声之乱雅乐也,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’”
华发苍颜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独宿博山王氏庵》:“平生塞北江南,归来华发苍颜。”
厚颜无耻《诗经 小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岂可使芳杜厚颜,薛荔蒙耻。”
和颜悦色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子夏问孝,子曰:‘色难。’”汉 郑玄注:“言和颜悦色为难也。”
咫尺天颜语本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原谓天鉴察不远,威严如常在面前。”
喜笑颜开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两日,方到常山,径入府中,拜谒颜太守。故人相见,喜笑颜开。”
奴颜婢膝唐 陆龟蒙《江湖散人歌》:“奴颜婢膝真乞丐,反以正直为狂痴。”
奴颜媚骨耿可贵《孙中山与宋庆龄》第七场:“莲妹,请去传我的话: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。”
婢膝奴颜清 钮琇《觚剩续编 简公雪冤》:“他日侥幸立朝,则婢膝奴颜,汝必安为之矣。”
强颜欢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邵女》:“‘汝狡兔三窟,何归为?’柴俯不对。女肘之,柴始强颜为笑。”
愁红怨绿宋·范成大《窗前木芙蓉》诗:“更凭青女留连得,未作愁红怨绿看。”
愁颜不展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省女》:“奈我丈夫每日只是攻文习武,衣食艰苦,颇觉失望,以此愁颜不展。”
愁颜赧色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:“宋江、卢俊义出内,卸了公服檏头,上马回营,面有愁颜赧色。”
施绯拖绿清曹寅《呼卢歌》:“袒呼不辨王与李,施绯拖绿须眉张。”
暗绿稀红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归田》:“况当残春初夏之时,正值暗绿稀红之候,顿起愁绪,怎生消闷怀?”
朱朱白白唐·韩愈《感春三首》:“晨游百花林,朱朱兼白白。”
朱衣象笏唐·韩愈《送殷员外便回鹘序》:“殷侯侑,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,朱衣象笏,承命以行。”
朱门绣户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封三娘》:“娘子朱门绣刻户,妾素无葭莩亲,虑致讥嫌。”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唐 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朱颜粉面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八义记·驸马赏灯>》:“金鼎热风脑龙肝,花烛映朱颜粉面。”
朱颜绿发宋·沈遘《送句谌通判颖川》诗:“朱颜绿发出尘土,长缨高盖生清风。”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二回:“宋江看那女童时,但见:朱颜绿发,皓齿明眸。”
杨朱泣岐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曰:‘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哀哭之。”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,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,杨朱为此而哭泣。
杨朱泣歧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:‘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”
柳绿桃红明 无名氏《大劫牢》第四折:“试看这柳绿桃红……青山绿水,宝马香车,游人共喜。”
柳绿花红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》:“秋至山寒水冷,春来柳绿花红。一点动随万变,江村烟雨蒙蒙。”
柳骨颜筋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的堪为字史,当为款识,有柳骨颜筋,张旭张颠,羲之献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