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燃萁煎豆燃萁煎豆的故事

燃萁煎豆的成语故事


拼音rán qí jiān dòu

基本解释比喻骨肉相残。同“煮豆燃萁”。

出处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三:“生死由来一样情,燃萁煎豆并根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燃萁煎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燃萁煎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死灰复燃宋 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劫火不烬,玉固如斯;死灰复燃,物有待尔。”
豆萁燃豆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小葱拌豆腐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我两个一块儿工作这么些年,真是小葱拌豆腐——一清二白。”
燃眉之急《文献通考 市籴二》:“元祐初,温公入相,诸贤并进用,革新法之病民者,如救眉燃,青苗、助役其尤也。”
胆小如豆《黑籍冤魂》第六回:“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,胆小如豆,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,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,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,也要害怕起来。”
箪食豆羹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”
瓜区豆分清 王韬《地球图跋》:“各国疆域,瓜区豆分,界画犁然。”
两豆塞耳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夫耳之主听,目之主明。一叶蔽目,不见太山;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
目光如豆孙中山《行易知难》第六章:“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,深忌中国之强,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。”
瓜剖豆分南朝 宋 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出入三代,五百余载,竟瓜剖而豆分。”
觞酒豆肉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觞酒豆肉,让而受恶,民犹犯次。”
豆蔻年华唐 杜牧《赠别》诗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”
红豆相思唐 王维《相思》诗: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
豆分瓜剖南朝·宋·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出入三代,五百余载,竟瓜剖而豆分。”
驽马恋栈豆晋 干宝《魏书》:“范则智矣,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
燃萁煮豆宋 刘克庄《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》诗:“宛如酿枣分梨日,堪愧人燃萁煮豆。”
眼光如豆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一卷:“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,此特拘于音调言之,而不究本原所在;眼光如豆,不足与之辩也。”
余烬复燃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五回:“复从火后创出奇论,几使余烬复燃,烧天灼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