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瓶罄罍耻瓶罄罍耻的故事

瓶罄罍耻的成语故事


拼音píng qìng léi chǐ

基本解释①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,彼此利害一致。②形容物伤其类。

出处《诗 小雅 蓼莪》:“瓶之罄矣,维罍之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瓶罄罍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瓶罄罍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荒淫无耻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罄竹难书《旧唐书 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
卑鄙无耻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无耻。”
守口如瓶唐 道世《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》:“防意如城,守口如瓶。”
厚颜无耻《诗经 小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岂可使芳杜厚颜,薛荔蒙耻。”
不耻下问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无耻之徒
寡廉鲜耻汉 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寡廉鲜耻,而俗不长厚也。其被刑戮,不亦宜乎?”
礼义廉耻管仲《管子 牧民》:“何谓四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
旧瓶装新酒老舍《我怎样写通俗文艺》:“这八篇东西,都是用旧瓶装新酒办法写成的。”
井底银瓶唐·白居易《井底引银瓶乐府》:“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断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”
有耻且格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耻与哙伍《史记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有一次,他顺便去看望樊哙,樊哙跪拜送迎。出来后,韩信笑着说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
不识人间有羞耻事宋 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
抱怨雪耻《战国策·燕策·乐毅报燕王书》:“若先王之报怨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报仇雪耻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报仇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旧瓶新酒茅盾《桂枝香·为商务印书馆八十周年纪念作》:“工商改造,旧瓶新酒,愿长芳冽。”
缄口如瓶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无名氏<香遍满·闺怨>》:“想你掩耳偷铃,为你缄口如瓶。”
明耻教战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明耻教战,求杀敌也。”
罄山采木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张延朗传》:“若使罄山采木,竭泽求渔,则地官之教化不行,国本之伤残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黩皇风。”
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·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