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幡然改途幡然改途的故事

幡然改途的成语故事


拼音fān rán gǎi tú

基本解释幡:通“翻”;幡然:很快而彻底;途:途径。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。

出处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汤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途曰:‘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幡然改途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幡然改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目了然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7卷:“见得道理透后,从高视下,一目了然。”
不以为然宋 苏轼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
不改其乐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飘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扰,回出不改其乐。”
习惯成自然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若自然。”
了然于胸《晋书 袁齐传》:“夫经略大事……智者了然于胸。”
井然有序清 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:“以制产、重农、救荒分三事……井然有序。”
依然如故唐 薛调《无双传》:“舅甥之分,依然如故。”
依然故我宋 陈著《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》:“谁料腥埃妨阔步,孤瘦依然故我。”
傲然屹立古华《芙蓉镇》:“抽茎了,长叶了,铁骨青枝,傲然屹立。”
傲然挺立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,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,到处有坚强不屈,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?”
兴趣盎然茅盾《马达的故事》:“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,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。”
冥然兀坐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:“借书满架,偃仰啸歌,冥然兀坐,万籁有声。”
凛然正气陶斯亮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》:“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,坦然,眉宇间凛然正气,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。”
功到自然成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!若要那三三行满,有何难哉!常言道:‘功到自然成’哩!”
勃然大怒东汉 班固《汉书 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勃然奋励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勃然奋励,不可恐慑也。”
半途而废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”
变容改俗《吕氏春秋 上德》:“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谓顺情。”
变风改俗汉 王符《潜力夫 论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者也,必使足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
同归殊途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
听其自然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8回:“王玉辉也不懊悔,听其自然,每日在牛公庵看书。”
命途多舛唐 王勃《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。”
哑然失笑汉 赵晔《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》:“禹乃哑然而笑。”
喟然长叹《论语·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
囊橐萧然《重修扬州府志》第48卷:“以疾归,囊橐萧然,图书数卷而已。”
块然独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今世之处士,时虽不用,崛然独立,块然独处。”
坦然自若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二回:“宝钗原不妄言轻动,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。”?
处之泰然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不以害其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