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末节细行末节细行的故事

末节细行的成语故事


拼音mò jié xì xíng

基本解释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。

出处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:“古之所谓小人儒者,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末节细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末节细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支半节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八节:“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节之权利者,实含有亡国民之根性,明也。”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一目十行宋 刘克庄《杂记六言诗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一言一行清 冯景《今世说序》:“则夫一言一行,传其人之神,何以异是。”
七十二行陶行知《自动学校贺诗》:“有个学校真奇怪,小孩自动教小孩。七十二行皆先生,先生不在学如在。”
丈人行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单于乃自谓‘我儿子,安敢望汉天子!汉天子,我丈人行’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三句不离本行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四回:“每到一处,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,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。”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十回:“我是业医的,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。”
三百六十行明 无名氏《白兔记 投军》:“左右的,与我扯起招军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,愿投军者,旗下报名。”
不修小节《晋书 石苞传》:“石苞……雅旷有智局,容仪伟丽,不修小节。”
不塞下流,不止不行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”
不拘小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虞延传》:“(延)性敦朴,不拘小节,又无乡曲之誉。”
不虚此行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回:“原来你这回到上海,干了这幺一回事,也不虚此一行。
与时偕行《易 损》:“损益盈虚,与时偕行。”
丧身失节鲁迅《小说旧闻钞·红楼梦》:“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,并被以丧身失节之名,……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,作者盖深痛之也。”
乘云行泥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矫慎》:“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!”
九行八业顾笑言《你在想什么》:“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,最令人神往的去处,而三教九流,九行八业之中,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。”
事在必行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·养生说》:“如孙武令,事在必行,何卜之有?”
二三其节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:“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,可以推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”
仗义行仁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素知将军仗义行仁,扶危济困,不想果然如此义气!倘蒙存微命,当以捐躯保奏。”
代拆代行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九回:“其时抚台请病假,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。”
令行禁止《逸周书 文传》:“令行禁止,王始也。”
低声细语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例行公事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3回:“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,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?”
便宜施行《史记 萧相国世家》:“[萧何]为法令约束,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,辄奏上,可,许以从事;即不及奏上,辄以便宜施行,上来以闻。”
倍日并行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乃弃其步军,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。”
倍道兼行《孙膑兵法 善者》:“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,倍道兼行,倦病而不得息。”
倒行逆施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莫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